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加入到智能手機大軍,他們接受信息的方式、生活方式也因此發生了巨大改變。然而,并非所有的老人都能順利使用智能手機,記者隨機采訪發現,超過90%的老人都會遇到各種障礙,重陽節來臨之際,本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適合老年人用的APP,希望他們像年輕人一樣享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生活。
一、健康類
一般來說,多數老人比較關注健康養生類的信息,因此可以給老人安裝相關方面的APP,目前健康醫療類APP很多,其服務功能主要有健康知識、健康自診、健康檔案、免費咨詢、預約掛號等常規健康服務功能;有的APP也包含了比較小眾化的服務,例如護士上門、陪診、轉診、導致、復診預約等功能。不同APP的核心和側重點不同,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
推薦APP:春雨醫生、丁香醫生、好大夫
二、 通訊社交類
通訊類軟件的使用頻率最高,普及率也最高,不但可以讓老人隨時與家人朋友溝通互動,還有圖片、視頻分享功能,讓老人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不孤單。
推薦APP:微信、QQ
三、娛樂類
很多人有手機癮,那是因為手機能帶來很多樂趣,同樣,老年人也應當享受到這種樂趣,尤其是子女沒有時間陪伴老人的情況下,那就要為老人裝一些玩樂的應用。很多娛樂類的APP都是老少皆宜的,如全民K歌、QQ音樂等,也有一些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廣場舞應用,讓很多喜歡跳廣場舞的老年人在家也能學習廣場舞,還能與舞伴們在線互動。
推薦APP:全民K歌、糖豆、廣場舞、抖音
四、 購物類
采訪中發現,購物類APP是老年人使用頻率最低的,不過也有一些比較“潮”的老年人,網購起來很“溜”,不但可以網購日常生活用品,定飛機票、火車票,甚至一些生活開支,如通訊費、水電費、物業費等也都可以通過網絡支付,生活因此變得更輕松。隨著 “銀發族”成為網購新力量,也有一些購物網站專門針對老年人上線全新服務,如淘寶的阿里小蜜頁面,專門為銀發用戶增添一鍵“語音通話”按鈕。建議老年人嘗試網購時,子女盡量多多引導,避免上當受騙。
推薦APP:淘寶、京東、唯品會
五、 游戲類
別以為手游就是年輕人的專利,智能手機普及以后,很多老年人也對此樂此不疲,相對于年輕人喜歡的打怪升級類游戲,老年人比較鐘愛棋牌類的游戲,如中國象棋、麻將、斗地主。一些放置類游戲也受到老年人的喜愛,如養寵物。研究表明,游戲可以鍛煉人的大腦,甚至有國家還正在開發治療老年癡呆癥的虛擬現實游戲。
推薦APP:中國象棋、斗地主(單機版)、消消樂、旅行青蛙
六、 資訊類
活到老、學到老,時代在進步,知識也在不斷更新,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使用移動互聯網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瀏覽資訊,所以老年人對知識的渴求也不可忽視。資訊類APP很多,對于老年人來說,選擇一到兩個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盡量選擇較大、較正規的專業傳媒機構經營的APP,因為這些APP背后的采編人員比較專業,新聞客觀公正、社論有深度,突發新聞報道迅速及時,有的還開通了本地頻道,新聞落地做的非常好。
推薦APP:ZAKER新聞、今日頭條、澎湃新聞
七、影音類
影音播放類APP在老年人群中也十分受歡迎,此類APP支持影視資源的快速檢索、在線播放、下載等功能,追劇十分方便。不過,相對于電視的大屏來說,手機追劇對眼睛的傷害也是非常大,子女們可以為父母安裝投屏軟件,將手機APP上的內容投屏到電視上。
推薦APP:愛奇藝、騰訊視頻、樂播投屏
八、工具類
老人上了年紀,身體功能難免會出現退化,如視力不好、記憶力不好等等,子女可以為他們在手機里安裝放大鏡、手電筒、讀屏軟件、老人輸入法等工具類應用,省去隨聲攜帶放大鏡、手電筒的麻煩。如果老人愛忘事,可以安裝一些記賬或者提醒類的應用,用于購物時算賬、吃藥提醒,當然要以簡單易用為前提。
推薦APP:放大鏡+手電筒、聆通助聽 、一鍵快打、口袋記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