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學鄧宏魁教授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結果,在EPS細胞(擴展潛能干細胞)分化前添加一個預處理步驟,使之可有效地分化為功能性肝細胞。該研究有望生產更多優質的肝細胞,為肝病的臨床治療或肝移植提供細胞來源。
干細胞的種類
隨著干細胞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已從許多組織中分離出各種類型的干細胞,如胚胎干細胞、間充質干細胞、造血干細胞或經過人為改變的誘導多能干細胞、擴展潛能干細胞等,干細胞的臨床研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許多類型的干細胞已顯示出治療肝病的獨特優勢,目前臨床轉化應用較多的是間充質干細胞。
間充質干細胞是具有多譜系分化的成體干細胞,既可分化成中胚層細胞譜系,也可分化成其他胚層譜系,如肝細胞、神經元、脂肪細胞、骨細胞、軟骨細胞、肌肉細胞和上皮細胞等,還具有低免疫原性、組織修復、免疫抗炎、抗纖維化、抗病毒和提供營養成分等優點。
干細胞治療肝病的機制
(1)分化為功能性肝細胞
干細胞分化為肝細胞是干細胞用于肝病治療的理論支撐,干細胞向具有功能性肝細胞分化的潛能已經得到研究證實。
(2)免疫調節
干細胞的免疫調節特性會對肝病產生有利影響,如調節炎癥反應中T細胞、B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活化增殖。
(3)抗纖維化
干細胞通過間接或直接細胞接觸抑制肝星狀細胞的活化增殖,減少膠原蛋白的沉積,阻止肝纖維化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
干細胞治療肝病的臨床案例
案例1:發表在《Stem Cells Transl Med》雜志的研究成果,Shi等評估了間充質干細胞治療乙型肝炎受試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靜脈輸注后受試者的血清白蛋白和膽堿酯酶水平、凝血酶原活性以及血小板計數均有所增加,血清總膽紅素、ALT和AST 水平顯著降低,終末期肝病模型評分降低,證實干細胞可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案例2:發表在《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志的研究成果,陳等人對25名肝移植患者進行干細胞輸注,結果證明肝移植術后輸注干細胞是安全有效的,干細胞可上調調節性T細胞,降低輔助性/誘導性T細胞比例及CD4+/CD8+T細胞比值,改善受者免疫狀態。
案例3:在一項最新的2期臨床試驗報告中顯示,對72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進行肝動脈自體間充質干細胞注射可減輕肝纖維化并改善Child-Pugh評分(對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儲備功能進行量化評估的分級標準)。
我國干細胞治療的現狀和展望
我國根據科技發展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加快了干細胞技術的臨床轉化與應用,在關鍵技術研究方面獲得諸多突破,提高了在國際干細胞研究的地位和影響力。面對肝病大國的嚴峻形勢,我國已投入大量的科研基金,加速干細胞治療肝病的研究進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干細胞治療肝病有望成為常規療法。
綜上,隨著干細胞技術的不斷完善,肝病的干細胞臨床應用具有良好的前景,期待我國的干細胞技術更上一層樓,造福更多肝病患者!
一五零生命干細胞將秉承“做細胞更專業”的宗旨,為干細胞技術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