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周天的時候,閑來無事,就去朋友家做客,閑聊之時,我看見她家的鋼琴上面落了些灰塵,不免好奇的問道:“你的寶貝女兒不是一直都在練習鋼琴嗎?
最近怎么了嗎,上面都落灰了,應該是很久沒有練習了吧”朋友也是黯然的回答道:“是啊,我帶孩子做了個智商檢測,發現孩子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并不高,我就放棄了明天督促孩子學習鋼琴的動力,轉而讓孩子學習跳舞。
因為報告上說孩子的跳舞天賦還是不錯的”我對此不置可否,心中充滿問號,但是看到因為智商檢測隨意的改變孩子興趣愛好,就覺得十分不妥,后來我找了很多相關資料,才弄清楚智商檢測到底是何方神圣。
一,家長是否迫切的想得知孩子的智商
家長聽到這個問題肯定會說,想!怎么能不想啊!太想知道了。是啊,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得知自己孩子的智商是多少,看看孩子有沒有成材的潛力,也有很多家長為此讓孩子做了很多的智力測試。
但是智力測試的真的是準確的嗎?很多家長并不具備心理學知識和專業能力,試想一下,如果得到的結果是自己的孩子智商平平呢?
自己還會對孩子投入無私的愛,以及教育投資?如果得到的結果是孩子智商超群,是否能幫助孩子戒驕戒躁,砥礪前行,所以大部分家長很難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客觀的來說智力測試也不是特別準確無誤,它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并且就算準確也只能代表孩子此時的智商,要知道人體是不斷發展的,智商也會隨著閱讀,經歷,學習等等提高,所以家長要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切忌因為這些數值,改變自己教育孩子的初心。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我國教育行業的熱情也水漲船高,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現象,如今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放大家長的焦慮心理,虛假宣傳,又或者利用專業知識的空白,利用智商檢測的虛頭和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收取教育費用,很多家長還樂在其中。
二,關于智商測試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如果你看過《阿甘正傳》,那么對男主角智商不高的表現一定很不陌生,阿甘在所有人眼中都是傻傻的笨笨的,不太聰明的樣子,在他的家鄉入學時需要完成一份智商檢測,來判斷孩子是否有學習的天賦,智商不高的主角阿甘成績自然不盡人意,學校就因為他智商過低而拒絕他進入學校學習,是他母親用了千方百計采訪他送入學校。
就是憑借自己身上獨特的品質,和媽媽無私的愛,在電影最后,那個傻小子阿甘卻混的風生水起,找到了人生的意義,成為了那個時代受人敬仰的士兵,堅韌不拔的徒步者,智商不高就不能成功嗎?這個電影給了我們答案,成功的方式多種多樣,家長們為何要對孩子智商的天賦盤根問題呢?智商檢測的準確性真的靠譜嗎?
我有一個做在智商測試的朋友告訴我,正規的智商測試需要對兒童進行跟蹤隨訪,并不是一張簡簡單單的試卷那么簡單隨意。
其中需要很多的專業人士進行詳細研究,得出非常詳細的發展報告,詳細的告訴家長孩子在哪些方面可能存在優勢,又或者哪些方面的不足,然后專門制定一些教育方針。
在最后也會告訴家長這些測試只是對孩子目前的評斷,孩子是在不斷發展的,希望家長可以通過發展眼光看待孩子,而不是因為這張測試蓋棺定論。
但是這其中運用科學的手段進行的測試,很多家長對其心理測試背后的原理和倫理都不知曉,但是依舊趨之若鶩,想給孩子測試一番,這也讓很多科研機構借此大發橫財。
家長需要知道的是,我國的心理學發展并不是很強,目前都是靠道德約束,這也讓很多人鉆了空子,很多心理研究人員為了錢科研放棄職業道德,和操守大肆宣傳這些,抓住家長不懂利弊的短板,和望子成龍的愿望,倒是非常適合心理學上的實證人性。
三,父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面對教育機構的種種宣傳
我并不是完全抵制智力檢測系統,而是抵制那些完全沒有正規專業人士,沒有正規流程和職業操守的教育機構,為了斂財而推出的智力檢測。
因為這些無良的教育機構很可能導致家庭的一些潛在危機,如果家長真的迫切想知道結果,可以找到正規專業的機構進行測試,但是還有一點值得提醒,這些正規機構也會提醒你,這些數值只能當做參考而已,切勿因為這些數值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孩子。
說道智商測試我忽然想起來一個趣事,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自己也做過智商測試,但是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他的智商反復幾次的結果只是相當于6個月大的狗而已,你能想象6個月大的狗能寫出那么惟妙惟肖的故事嗎?
能夠達到這種異于常人的成就嗎?我借這個故事也只是想說,大家對待智商測試要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一張白紙,幾個數字,難道就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嗎,就算孩子的測試結果不盡人意,我也會像阿甘的母親一樣,也會對孩子無私的愛,給予孩子安全感和陪伴。
我個人認為,不要去帶孩子做這些所謂測試,因為我內心一直有個聲音告訴自己,就算它得到的結果是百分百的準確,我依舊不會去看,我不想因為如此,讓我與孩子有所隔閡。
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一個智商平平,或是一個笨蛋,我就要停止我對她的愛嗎?不,不可以,所以我為什么要給自己添堵呢?讓孩子努力就好,我更不想因為這些數值,讓孩子的內心產生對自我人生放棄的念頭,覺得自己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