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8月27日的時候,在中國內地首家Costco在上海閔行開業,網絡視頻顯示,開業當天雖然是工作日,但Costco閔行門店人山人海,甚至出現“搶購風潮”。Costco門店停車場顯示“停車場已滿,等待需要3小時”。

刺激Costco股價應聲大漲5%,市值增至近1300億美元,引發業界高度關注。據每日經濟新聞近日報道,Costco CFO表示鑒于中國內地首店銷售火爆,該集團計劃于明年底前在上海開設第二家Costco門店。
作為會員制的倉儲量販店,Costco最大的收入來源于會員費,續訂率達90%,每年都為Costco貢獻近70%的收入。據悉,Costco中國會員費為299元每年,是全球最低,現已售出16萬張,該卡可以在全球范圍內任何一家Costco使用。
有分析認為,Costco 的會員制超市形式能否被中國消費者接受,能否帶動本土會員制超市企業的發展,成為各界最為關注的焦點。
目前,Costco還處在高速增長階段。過去10年,沃爾瑪銷售額的平均增長率為5.9%,Target是5%,Costco則高達9.1%。

早在2014年10月,Costco正式宣布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入駐天貓商城,借電商平臺之力將食品和保健品等自有品牌產品送進中國內地市場。時隔5年后,Costco終于將它的會員制運營門店也帶來了。
值得關注的是,Costco不僅發售日常用品,也包括愛馬仕、Burberry等奢侈品,去年416億美元的收入中有70億美元來自服裝和配飾,遠超過Balenciaga的10億美元、Saint Laurent的20億美元以及Ralph Lauren的62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