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環境承載力有限、國內環保標準最高的地區之一,上海在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和全球卓越城市的過程中,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快能源的低碳清潔發展步伐。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周強9月2日在第三期陸家嘴“能源+金融”講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分享了上海在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和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發展方面的工作和思考。
“上海對天然氣供應謀篇早、建設早。”周強介紹,1999年,東海平湖油氣田天然氣登陸,拉開了上海天然氣利用的序幕,隨著后續資源陸續抵滬、管網及儲氣調峰設施不斷完善、人工煤氣全面退出和清潔能源替代持續發力,全市天然氣應用快速發展。“十二五”以來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速超過9%,2018年已達到91億立方米,比2010年實現了翻倍增長。“十三五”期間,上海出臺《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方案》,天然氣發展的重要性和戰略地位得到一步凸顯。
周強介紹,當前,上海正多管齊下加快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穩步提升天然氣利用水平和供應能力。
一是著力構建“多元結構、海陸并舉”的供應體系。繼東海平湖天然氣之后,上海于2004年接入西氣東輸一線;2009年在洋山建成LNG接收站并投用;2010年接入川氣東送;2012年接入西氣東輸二線;再加上五號溝LNG應急備用站,上海主要形成了“5+1”天然氣供應保障格局,陸上海上、國內國際天然氣資源互為支撐。其中,西氣東輸和進口LNG為主要氣源,2018年供應量中,西氣東輸和進口LNG分別約占40%和50%。下一步,將加快上海第二LNG站線項目建設,為中長期的天然氣資源保障提供支撐。
二是不斷完善“一張網”天然氣管網布局。上海天然氣基礎設施管理采取的是“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模式。2018年底上海累計建成天然氣主干管網750余公里,目前6.0MPa天然氣主干管網為“C”型布置。上海天然氣中壓及以下配氣管網約3萬公里,管網覆蓋上海全部16個區。為進一步提升管網輸送能力,上海正在加快推進崇明—浦東五號溝、五號溝—臨港、臨港—上海化工區等3條超高壓管道建設,爭取2023年左右基本建成“U型”主干管網。
三是加快提升上海市天然氣儲備能力。上海較早建設天然氣儲氣設施,已建成上海洋山LNG接收站和五號溝LNG應急儲備站兩處儲氣設施,合計儲氣調峰能力4.9億立方米。目前,洋山LNG接收站正在擴建2座儲罐,折合氣態約2.4億立方米,計劃2020年左右建成。對標國際大都市天然氣應用和儲備水平,根據國家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要求,上海將進一步推進天然氣儲氣設施建設。
四是積極發揮氣電聯調作用。上海的用戶側調峰主要通過“氣電聯調”機制實現。近年來,陸續建設了臨港、崇明等一批燃氣調峰電廠,總裝機470萬千瓦。燃氣電廠作為全市天然氣和電力雙調峰的實施主體,落實應急預案,發揮調總量和調峰量的雙向調節作用。同時,還通過價格機制對需求側實施調節。對承擔調峰任務的燃氣電廠實施兩部制電價,容量電價對應企業固定成本和合理收益,電量電價對應變動成本,對機組停運期間的合理成本予以電價支持。為合理引導天然氣發電發展,今年上海對氣電上網電價進行了優化調整。適當調整存量機組的容量電價,為新投產機組的價格疏導騰出空間。
在加快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的同時,上海有序推進分散燃煤鍋爐改造和天然氣應用市場發展。“在應用推進過程中,上海在方案制定階段就落實好天然氣供應資源,確保天然氣替代應用推進工作有力有序。”周強說。
近年來,上海積極落實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出臺了《上海市減煤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結合控煤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持續推進,加快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利用。截至2018年底,天然氣用戶數超過700萬戶。上海燃氣用戶分為城市燃氣、大工業、燃氣發電三大類,占比分別約52%、21%和27%。
周強介紹,近年來,上海大力推進煤改氣工作,自2012年起連續出臺兩輪支持政策,推進分散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工作。其中:2015年底全面完成了約100萬噸散煤的清潔能源替代工作,約3000臺燃煤鍋爐通過清潔能源替代等方式完成了改造任務。2017年底基本完成了集中供熱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工作,共25臺集中供熱燃煤鍋爐通過“煤改氣”的方式完成了改造任務,年增加天然氣用量約8億立方米。
同時,上海市積極推進天然氣分布式供能發展。“天然氣分布式具有效率高、排放低、貼近用戶負荷中心等特點,上海是國內天然氣分布式供能發展起步較早的地區。”周強介紹說,1998年黃浦區中心醫院就建成投運國內第一個分布式供能項目。2004年、2008年、2013年、2016年,上海出臺了四輪天然氣分布式功能扶持辦法。截至2018年底,上海累計建成天然氣分布式供能項目約60個,裝機規模20萬千瓦,年消費天然氣約1億立方米。
上海積極擴大天然氣在交通領域的推廣應用。
“發展天然氣汽車是加快推進綠色低碳交通運輸的重要選擇,上海重點實施集卡車輛的氣代油工作,出臺專門的政策予以支持推進。”周強介紹,截至去年底,上海市共推廣天然氣集卡車輛約4000輛。同時,展望未來,天然氣動力船舶也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
在支持天然氣產業發展的同時,上海加快機制創新、深挖潛力,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相對全國和周邊省份,上海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較為一般(風能、太陽能分屬國家4類和3類地區),加上土地稀缺和成本較高等因素,大規模開發可再生能源的難度相對較高。近年來,上海努力克服資源瓶頸,發揮自身優勢條件,因地制宜、創新機制、多措并舉,加快提升新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并爭取在質量水平、開發模式和政策環境等方面取得領先。
“當前正在抓緊開展上海市能源“十四五”規劃和電力2035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工作。”周強介紹,接下來上海能源發展要重點做好“四個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安全為本,進一步提高城市能源保障能力。著力防范重大風險,牢牢守住城市能源安全底線。適度超前規劃建設重點項目,持續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第二LNG站線項目建設,努力做到自主可控、內外并重。加快落實新增資源,進一步構建多源互補、多輪驅動的能源保障體系。對接國家戰略,提高長三角區域能源互聯互通和應急保障水平。加強能源多品種、多部門的統籌協調,提升應對外部沖擊和靈活應變能力。在目前電力供應可靠性和天然氣保障能力已經較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能力、提高水平。確保市民生活不受影響,確保城市經濟運行順暢,確保城市運行安全有序。
二是,更加注重綠色低碳,進一步提高能源清潔化水平。根據國家政策導向、城市發展方向,立足長遠研究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實施路徑。合理提高市外清潔能源消納能力,有序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制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實施方案,大力推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規模化發展,進一步提高低碳能源、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能源與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同時,將高度關注新能源、新技術、新模式發展趨勢,深入分析今后對能源系統變革可能帶來的影響,提前做好謀劃布局。
三是,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夯實行業發展基礎。密切跟蹤行業發展動態,聚焦行業發展瓶頸,持續優化完善適應行業發展變化的政策和價格機制。加快簡政放權、搭建服務平臺、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通過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等多種途徑,持續提升企業發展動力和活力,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為能源中長期安全保障提供基礎支撐。
四是,更加注重改革創新,進一步發揮好市場機制作用。在電力領域,持續深化電力市場改革。研究制訂現貨市場方案,積極穩妥做好增量配網試點工作。完成新一輪輸配電價核定和電力交易中心股份制改制。在油氣領域,積極穩妥推進油氣體制改革。落實國家油氣體制改革要求,強化燃氣企業成本規制,加快輸配氣價核定。在強化保供責任落實基礎上,逐步推進燃氣集團專業化市場化改革。同時,大力推進能源要素市場建設。進一步落實國家戰略,充分發揮上海金融、航運中心和能源樞紐等綜合優勢,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價格話語權的能源要素市場。
周強表示,作為國家級能源交易平臺,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為上海和我國天然氣市場改革發展做了非常多創新性的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效果。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將積極支持交易中心建設,支持交易中心在我國油氣市場化改革當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